擠出膜擠出方式
擠出濾膜是脂質體擠出的動作執行者,也是擠出壓力的產生者,其對擠出效果的優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一般來說,對于某一個脂質體樣品的擠出,既可以選擇單張濾膜的梯度擠出方式,也可采用多層濾膜的疊加方式,可根據實際工藝需求選擇最優方案。
一般來說,在選擇脂質體擠出濾膜的孔徑時,需先測定擠出前脂質體樣品的原始粒徑,并與最終所需達到的目標粒徑相結合進行考慮,然后確定選擇何種濾膜。舉例來說,如果樣品原始粒徑為400nm,最終粒徑需要到80nm以下,則可初步考慮兩種方案進行粒徑控制:
第一、采用單層膜的梯度擠出
此時,可先用200nm的濾膜進行擠出,觀察其擠出過程,若樣品非常難擠出,則需更換為400nm濾膜作第一次擠出;若擠出過程比較順暢,則就用200nm濾膜作為第一次擠出用膜,擠出次數一般建議3~5次,可在后續工藝過程中進行優化;200nm濾膜擠出完成后,可選用80nm或50nm的濾膜進行擠出,其摸索過程同上,若樣品無法擠出則中間需增加100nm濾膜作為過渡。用此方法進行擠出時,選擇原則是在能達到脂質體粒徑控制效果的前提下,所選用的濾膜種類盡量少,這樣可以大大簡化操作過程,且更利于產業化放大。
第二、采用多層膜的疊加擠出
此時,由于其原始粒徑為400nm,目標粒徑為80nm,則多層膜疊加時最大孔徑的濾膜不大于400nm,最小的孔徑不大于80nm,中間可適當選擇過渡孔徑的濾膜。如:可采用400nm+100nm+80nm、200nm+100nm+50nm、200nm+80nm、200nm+50nm、100nm+80nm、100nm+50nm等方式進行膜的組合。此種方式的優勢在于通過一種膜組合即可完成擠出過程,達到所需效果,中途不需要更換濾膜;其難點在于膜組合的方式比較多,如何選擇合適的膜組合需要結合脂質體的類型進行合理設計,并在實際實驗過程中逐步優化至最終確定。
南京納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(C) 蘇ICP備2023017246號-1